地老虎属于鳞翅目,夜蛾科。不仅是农林作物上的一种重要害虫,也是灵芝、银耳、木耳、平菇等食用菌栽培中的常见虫害,其分布广泛,但为害程度不同。在室外露地阳畦栽培及塑料大棚中发生较多。
为害特点该虫以幼虫取食灵芝的菌丝,抑制菌丝的生长,影响子实体形成,使灵芝产量下降,品质降低。
形态特征
成虫体长16-23毫米,翅展42-54毫米,暗褐色,前翅中部有黑色肾状纹或环状纹,两条从前缘到后缘的纵带,后翅灰白色。
幼虫褐色,老熟幼虫体长约40毫米,有明显的背线,体表粗糙,并布满黑色小突起。腹部各节背面有4个较明显的小黑点,呈梯形排列。末端有较坚硬的臀板。臀板上有黑褐色纵带两条。
发生规律地老虎是一种杂食性的害虫,生活在土壤中,既可在培养料中啃食菌丝,也可为害子实体,被害处常留下明显的凹陷缺刻。管理粗放的菇房发生较严重。
严正声明:植物保护信息网旨在传播农业技术范围限制的内容,内容仅供网民参考,实际应用时应分析其可行性和适应性。若造成不良后果,与本网站无关!